子午觉是几点到几点 子午觉是睡眠养生之法吗
在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很多人常说要去睡个子午觉,而且老中医也常说,要睡子午觉是人最好的睡眠的时间,这也对人体的养生学有好处。那么,子午觉是指什么时间呢
子时觉指的是晚上的二十三点到凌晨的一点,而午时则是中午的十一点到下午十三点的时候,把握好休息的时间,能够养好自己体内的器官和阳气,最终达到养肝的效果,也能够让自己的气色看起来更好,身体更加健康。
子午觉是中医的一种理念,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之中也有所记载,大意就是在阳气尽了的时候需要睡觉,阴气尽了的时候就需要醒过来了,这也就是子午觉的一个时间,说明睡眠和醒过来都是阴阳两极交替的结果。在中医学之中,也认为在这个时间睡觉,能够达到修生养性的效果,让人体内的阳气更多,起到滋阴补阳的目的。午睡和早睡都是很重要的,能够让人的反应能力更快,精力更旺盛一些。
午睡的作用
午睡可缓解紧张,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对那些每天工作紧张的人。因此,午睡时人可得到更好的保养,延缓衰老,紧张也得以缓解。并且午睡后,大脑更好用、更灵活、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情绪更高。
每天中午抽出15分钟时间小憩,还能达到养心的目的。有两种人是特别需要午睡,一种是很晚上床睡觉的人,另一种是早睡早起的人。不过,需要把午睡变成习惯。对那些每天不午睡的人来说,偶尔午睡是不可取,因为会影响晚上睡觉。另外,午睡对经常失眠者也不可取,因为午睡后晚上就更睡不着。
午觉是指每天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按时入睡的睡眠方式。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在中医中认为遵循了养生的规律。
“子午”的概念来源于中医经络学中“子午流注”。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为一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运行脏腑机能活动均会随着日夜变换。
中医认为人体十二经络对应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不同经脉中的气血随时间变化而有盛有衰。子时胆经气血旺盛,此时人一天摄入的食物要在胆的领导下完成化解,如果熬夜晚睡,胆的工作就会受到人的意识的干扰和阻碍。
午时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同时人体阳气也到了升发的极限,即将进入转阴阶段。午时心经气血较盛,午休可以一定程度上辅助阳气入阴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同时让心归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但要注意午休的时间不宜过长。
- 上一篇:土豆怎么保存不发芽又新鲜
- 下一篇:结婚11年是属于什么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