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可以规定哪些内容?
村规民约的法律性质村民自治应当“依法而治”。这里的“法”,首先是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政策。所谓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就是村民自己的“小宪法”,是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是村民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据。它是村民基于法律的授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照村民集体的意愿,经过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那么村规民约可以规定哪些内容?
经典例子:
山西省某村关于赡养老人的村规民约中规定了不赡养老人的村民有“十不准”:不准入党、不准当干部、不准当兵、不准喝村里的自来水、不准用村里的电等等。
详细解答:
本事例中某村村规民约的“十不准”不仅与国家的法律规定党的政策不符,而且也带有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问题,是
效的。 强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定村民的行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则是规定村民违反和破坏规章制度的处罚
款,主要有进行教育、给予批评、作出书面检查等内容。具体涉磷农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 薄一是维护生产秩序方面的。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些事情政府不便管,也管不了、管不好,需要由村民自己采用村规民约的形式加强管理。
如保护水利设施、合理用水,禁止乱放家禽、髓畜,禁止乱砍滥伐等。
二是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很多村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如遵纪守法、不偷盗、不赌博、不打架幸殴,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三是履行法律义务方面的内容。如依法嚼应国家号召服兵役,实行计划生育,爱护公物。
四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如提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讲礼貌、尊老爱幼、匪结互助,帮助困难户,不虐待老人;讲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但是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相关法律:
《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七条: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八、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全体村民讨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 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