䘗拼音:注音:异字体:徽
部首: 行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2画 繁体部首:行部繁体笔画:16画
五笔:TMGS仓颉:HOUFN郑码:OIAZ四角:21221
统一码:4617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
笔顺:ノノ丨丨フ丨一フフ丶丨ノ丶一一丨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首尾分解查字 :行糸(xingsi)
笔顺编号:3322521554234112
笔顺:ノノ丨丨フ丨一フフ丶丨ノ丶一一丨
笔顺读写:撇撇竖竖折竖横折折捺竖撇捺横横竖
䘗编码/UNICODE
䘗字UNICODE编码U+4617,二进制: 0100011000010111,十进制: 17943,HEX编码:E49897,UTF-8: E4 98 97
康熙字典
徽【 寅集下 】【 彳部 】康熙筆画: 17画 部外筆画: 14画
〔古文〕?《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吁韋切,?音揮。《說文》衺幅也。
又:《爾雅·釋詁》善也。《疏》徽者,美善也。《書·舜典》愼徽五典。《詩·小雅》君子有徽猷。
又:太姒嗣徽音。
又:《正字通》琴節曰徽。《前漢·揚雄傳》高張急徽。《註》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嵆康·琴賦》徽以鍾山之玉。《註》以玉爲徽也。
又:《說文》三糾繩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繫用徽纆。《揚雄·解嘲》折脅拉髂,免於徽索。
又:徽嫿,奔馳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別騖分奔。
又: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爲徽州。
又:與幑通。幟也。《禮·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號。《註》徽號,旌旗之屬也。《揚雄·羽獵賦》徽車輕武。《註》徽車,有徽幟之車也。
又:與褘通。《張衡·思?賦》揚雜錯之袿徽。《註》爾雅曰:婦人之徽謂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纓也。◎按《爾雅·釋器》本作褘。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徽【 卷十三 】【 糸部 】
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从糸,微省聲。許歸切
(徽)衺幅也。卽詩之邪幅也。傳曰。邪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箋云。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厀。按內則謂之偪。許云謂之徽。未見所出。葢猶蔽厀謂之褘與。釋詁曰。徽、善也。止也。大雅箋云。美也。自偪束之義之引申也。一曰三糾繩也。三糾、謂三合而糾之也。丩部曰。糾、三合繩。易。係用徽纆。劉表曰。三股曰徽。㒳股曰纆。一說糾本三股。三糾當爲九股。从糸。微省聲。許歸切。十五部。
方言
⊙ 粤语:faai1 gwaan2 pui3
English
beautiful, exquisite; fine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