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名字分字解析
伯的意思
基本字义解释伯
b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姓。
伯
bǎi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伯
bà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伯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bó]
[《廣韻》博陌切,入陌,幫。]
亦作“敀1”。
(1)长兄,兄弟中年最长者。
(2)专称嫡长子,对庶长子称“孟”而言。
(3)泛指排行最大的。参见“伯仲叔季”、“伯兄”、“伯姊”。
(4)父亲的哥哥。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古代对男性长者的尊称。
(7)用为对父辈亲友的通称。
(8)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
(9)指古代各官署长官所委派的分司之长。
(10)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11)旧时对以文章或道义而闻名于世,并足以做他人表率者的尊称。
(12)古代祭名。祭祀马神。《诗·小雅·吉日》:“吉日維戊,既伯既禱。”毛传:“伯,馬祖也。重物慎微,將用馬力,必先爲之禱其祖。”朱熹集传:“伯,馬祖也。謂天駟房星之神也。”《尔雅·释天》:“'既伯既禱',馬祭也。”郭璞注:“伯,祭馬祖也。”一说伯通“禡”。古代行军於所止处祭神。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八。
(13)通“白”。显著,显赫。
(14)姓。春秋时楚有伯州犁。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bà]
[《洪武正韻》必駕切,去禡]
通“霸1”。
(1)春秋时诸侯的盟主。
(2)称霸,做诸侯的盟主。
[③][mò]
[《洪武正韻》莫白切,入陌]
通“陌1”。
田间东西向的小路。
[④][pò]
[《廣韻》博陌切,入陌,幫。]
通“迫1”。
迫近。
[⑤][bǎi]
[《廣韻》博陌切,入陌,幫。]
(1)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2)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3)通“百”。百倍。
(4)通“百”。数目。十的十倍。
伯字的
俞的意思

俞的拼音: yú,yù,shù 注音:ㄩˊ ㄩˋ ㄕㄨˋ
部首:人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俞(9画)
简体部首:人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人(俞) 刂”
繁体部首: 人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沉稳、舒心、乐观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GEJ 仓颉:OMBN 郑码:ODQK 中文电码:0358 区位码: 5165 四角号码: 80221
统一码:4fde 笔顺编号: 341251122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折横横竖竖 俞的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俞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俞)yú,yù,shù ㄩˊ ㄩˋ ㄕㄨˋ
俞yú(ㄩˊ)
⒈ 文言叹词,表示允许:俞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
⒉ 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⒊ 姓。
其他字义
俞yù(ㄩˋ)
⒈ 古同“愈”,更加。
⒉ 病愈。
其他字义
俞shù(ㄕㄨˋ)
⒈ 同“腧”。
伯俞怎么读:bó yú
伯俞五行属什么:属水金五行
伯俞繁体是什么:伯俞,本体字,无繁体。
伯俞笔画多少画:伯7画,俞9画,一共16画。
伯俞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伯俞名字含义为谦虚包容、才貌双全、安居乐业、怡然自得、乐观开朗之义。
伯俞名字寓意怎么样:伯俞名字寓意为可爱、时尚、活泼、清纯之意。
伯俞起名适合的姓氏:王、吴、张、刘、李、黄、陈、周、杨、赵等最佳,去结合个人、八字起名更吉祥。
王伯俞 、吴伯俞 、张伯俞 、刘伯俞 、李伯俞 、黄伯俞 、陈伯俞 、周伯俞 、杨伯俞 、赵伯俞
伯俞的英文名:jett杰特 、jaye杰伊 、jax贾克斯 、josue乔舒 、jarrett贾瑞特
伯俞名字来源:
伯俞名字成语来源:
伯俞来自成语不分伯仲、伯劳飞燕、伯乐相马、伯乐一顾等。
伯俞名字唐诗来源:
1、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来源《帝京篇十首 一》 太宗皇帝
2、宗伯秩礼天地开,帝歌难续仰昭回。
来源《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中宗皇帝
3、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来源《唐大飨拜洛乐章 德和》 则天皇后
4、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
来源《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高适
5、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来源《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武元衡
6、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犭俞}吐馋涎。
来源《公无出门》 李贺
伯俞名字宋词来源:
1、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来源《移饶州别周使君》 徐铉
2、皖伯台前绿树春,吴塘初下碧溪分。
来源《寄舒州乐学士》 徐铉
3、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增栖几禅伯。
来源《宿溧阳灵泉精舍僧以白字韵请留诗》 许坚
4、内史清班近侍臣,过家恩告曰俞新。
来源《送石舍人赐告还乡》 宋庠
5、不肯一裈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来源《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其一》 陈与义
6、帝曰俞哉,予奉二慈。
来源《顺祀诗》 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