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知名字分字解析
予的意思
基本字义解释予yú yǔ(ㄩˊ ㄩˇ)
⒈ 同“余”,我: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其它予的字义含义
⒈ 给与: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予字汉英互译
give、grant、I
相关字词
夺 取
造字法
象形:像相予之形
予字组词
大予 强予 予赐 予乐 祝予 赠予 畀予 赐予 给予 把予 予冲人 取予 企予 妄予 赋予
予字取名的寓意
予字取名寓指恩惠、杰出、名誉之意。中性字,用字频率为百分名字中使用了1471次,点击查看予字起名
予字取名的含义是什么:
予字取名义指可爱,内敛,魅力之义;
予配什么字最好
起名予配什么字最好?予配什么字最好男孩可配森、鸣、宗、少、茂等字起名大气好听的。女孩予字配什么字好听可配囡、浈、浏、彗、萦等字起名最好听。
与予字搭配的最佳男孩名字
- yu duo予朵
- yu feng予锋
- lan yu蓝予
- yu qian予谦
- kun yu鲲予
- yu hao予豪
与予字搭配的最佳女孩名字
- yu li予莉
- yu you予悠
- jun yu珺予
- man yu蔓予
- jing yu菁予
- yu shu予纾
予字含义详细解释
予的意思详解
◎ 予 yú
〈代〉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予字意思
知的意思

知的拼音: zhī,zhì 注音:ㄓ ㄓˋ 异体字:智
部首:矢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知(8画)
简体部首:矢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会意:从口、从矢 可拆字为“矢 口”
繁体部首: 矢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有学问、独到见解、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DKG 仓颉:OKR 郑码:MAJ 中文电码:4249 区位码: 5410 四角号码: 86800
统一码:77e5 笔顺编号: 31134251 笔顺读写:撇横横撇捺竖折横 知的笔顺 ノ一一ノ丶丨フ一
知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知)zhī,zhì ㄓ ㄓˋ
知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义
知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予知怎么读:yǔ zhī
予知五行属什么:属土火五行
予知繁体是什么:予知,本体字,无繁体。
予知笔画多少画:予4画,知8画,一共12画。
予知名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予知名字含义为交口称赞、功勋卓著、金榜题名、博古通今、聪明伶俐、深明大义之义。
予知名字寓意怎么样:予知名字寓意为内敛、稳重、魅力之意。
予知起名适合的姓氏:王、吴、张、刘、李、黄、陈、周、杨、赵等最佳,去结合个人、八字起名更吉祥。
王予知 、吴予知 、张予知 、刘予知 、李予知 、黄予知 、陈予知 、周予知 、杨予知 、赵予知
予知的英文名:alaric阿拉里克 、ame阿米 、amaro阿马罗 、asad阿萨德 、abid阿比德
予知名字来源:
予知名字成语来源:
予知来自成语将取固予、取予有节、生死予夺、生杀予夺、安分知足、不得而知、不识不知、白首相知等。
予知名字唐诗来源:
1、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来源《幸武功庆善宫》 太宗皇帝
2、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来源《初晴落景》 太宗皇帝
3、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来源《咏司马彪续汉志》 太宗皇帝
4、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来源《帝京篇十首 三》 太宗皇帝
5、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来源《执契静三边》 太宗皇帝
6、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来源《入潼关》 太宗皇帝
予知名字宋词来源:
1、遥约和风新草木,且令新雪静尘埃。
来源《酬白乐天刘梦得》 冯宿
2、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
来源《游齐山寺寻陈鸿断碑》 孙迈
3、惭予才竭难为弟,况复输兄独秀名。
来源《奉次文爵兄韵》 郭贽
4、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来源《听筝》 柳中庸
5、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来源《金陵览古 潮沟》 朱存
6、何事馁来贪雀谷,不知留得几年储。
来源《金陵览古 运渎》 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