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字拼音: chuí 槌字五行: 木
槌字部首: 木 槌字繁体: 槌
槌字简体笔画: 13 槌字繁体笔画: 14 槌字康熙笔画: 14
槌字结构: 左右结构
槌字的基本解释
槌
chuí
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
古同“捶”,敲打。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槌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chuí]
[《廣韻》直追切,平脂,澄。]
亦作“桘1”。
(1)同“椎1”。捶击的器具。
(2)捶打;敲击。
[②][zhuì]
[《廣韻》馳僞切,去寘,澄。]
亦作“桘2”。
架蚕箔的木柱。
[③][duī]
[《字彙》都回切]
亦作“桘3”。
(1)投掷,掷击。
(2)同“”。饼。参见“槌3餅”。
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槌;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546第08【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音椎。擊也。【漢·宋子侯·古詩】槌牀便大怒。 又棒槌,所以擊也。【魏書·李崇傳】邨置一樓,樓置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或作椎。一作桘。 又【唐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縋。【說文】關西謂之特。【徐曰】江淮謂之槌,此則架蠶簿之木也,所謂懸蠶曲杙。【集韻】平聲亦載此義。 又【韻會】【正韻】?都回切,音堆。擲也。【揚子】槌提仁義。
槌字取名忌讳
1、槌字五行属性为木,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槌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
2、槌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i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槌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槌字,晚辈忌讳用槌字取名。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