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堵字的意思

堵的拼音:  注音:ㄉㄨˇ   异体字:鍺陼

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堵(12画)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土、者声 可拆字为“土 者”

繁体部首: 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独立,多才,清纯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FTJ   仓颉:GJKA   郑码:BBM   中文电码:1035   区位码: 2234   四角号码: 44160

统一码:5835   笔顺编号: 12112132511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竖横撇竖折横横   堵的笔顺 一丨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堵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堵)dǔ ㄉㄨˇ

    dǔ(ㄉㄨˇ)

    ⒈  阻塞(sāi ㄙㄞ),挡:堵塞。堵挡。堵截。堵击。堵嘴。

    ⒉  心中不畅快:堵心。

    ⒊  墙:围者如堵。

    ⒋  量词,用于墙。

    ⒌  古代钟或磐十六枚编成一组,挂在一个架子上称“一堵”。

    ⒍  姓。

方言集汇

粤语:dou2
客家话:[梅县腔] du2 du3 [台湾四县腔] du3 du2 [客英字典] du3 [客语拼音字汇] du2 du3 [海陆丰腔] du3 du2 [东莞腔] du3 [宝安腔] du3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土,者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wall]

堵,垣也。五版为一堵。——《说文》

环堵之室。——《淮南子·原道》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3) 又如:堵墙(墙垣,土墙。用来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墙)

(4) 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墙,五板为一堵,板的长度就是堵的长度,五层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measurement of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百堵皆作。——《诗·小雅·鸿雁》

(5) 又如:堵雉(墙垣的长度和高度)

词性变化

〈动〉

堵塞 [stop up;block up]。如:堵当(抵挡;阻挡);堵御(阻挡抵御);堵嘴(理屈而语塞;给人利益使其不说反对话);堵搡(方言。用话堵人,使人无言可对);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量〉

多用于墙,也用于其他物体。如:一堵烟尘;一堵墙

常用词组

堵缝、堵击、堵截、堵口、堵塞、堵心、堵噎

〈动〉

堵塞 [stop up;block up]。如:堵当(抵挡;阻挡);堵御(阻挡抵御);堵嘴(理屈而语塞;给人利益使其不说反对话);堵搡(方言。用话堵人,使人无言可对);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量〉

多用于墙,也用于其他物体。如:一堵烟尘;一堵墙

汉语大字典

[①][dǔ][《廣韻》當古切,上姥,端。]亦作“鍺1”。亦作“陼2”。
(1)古代筑墙的计量单位名。古以版筑法筑土墙,一版之长,五版之高,为堵。
(2)泛指墙。
(3)谓居处。
(4)阻挡;堵塞。
(5)憋闷;不舒畅。
(6)量词。用于整段的墙。
(7)将编钟或编磬十六枚悬于一虡之称。
(8)姓。春秋时郑有堵叔。见《左传·僖公七年》。[②][zhě][《廣韻》章也切,上馬,章。]水名。堵河,在湖北省西北部,是汉水支流。

康熙字典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垣也。一丈爲板,五板爲堵。【詩·小雅】百堵皆作【韓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蓬蒿。 
又懸鐘磬之名。【周禮·春官】小胥半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虡,謂之堵,全?之在一虡,謂之肆。 
又相安曰安堵。【史記·高帝記】上入關,約法三章,吏民皆安堵如故。 
又畜積之象。【莊子·盗跖篇】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又方語,若箇,這箇,兀的,曰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字,婦令婢以錢繞牀下,不得行,衍晨起呼婢曰:舉却阿堵中物。 
又姓。【左傳】鄭有堵叔。 
又【廣韻】章也切【集韻】止野切,?音者。縣名。【史記·張釋之傳】釋之,堵縣人。亦姓。【左傳】鄭堵女父,堵狗。 
又山名。【山海經】苦山東曰堵山,神天愚居之。 
又水名。【水經注】堵水,出堵陽北山南,源逕小堵鄕。【後漢·光武紀】岑彭爲征南大將軍,討鄧奉于堵鄕。 
又【集韻】東徒切。同闍。城門臺也。 
又時遮切,音蛇。【爾雅·釋宮】闍謂之臺。闍,或从土。考證:〔【周禮·春官】小胥凡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簴,謂之堵,全陳之在一簴,謂之肆。〕 謹照原文凡爲堵改半爲堵。註内兩簴字?改虡。

说文解字

垣也。五版爲一堵。从土者聲。?:籒文从?[?]。

垣也。五版爲一堵。从土者聲。,籒文从。當古切

(堵)垣也。儒行曰。儒有一畞之宫。環堵之室。注云。宫謂牆垣也。堵、面一堵也。面一堵者、謂面各一堵也。依鄭說堵與垣別。大氐散文則通。對文則別也。五版爲堵。詩毛傳曰。一丈爲板。五板爲堵。此五經異義所謂古周禮、古春秋說也。異義今戴禮及韓詩說。八尺爲板。五板爲堵。五堵爲雉。板廣二尺。積高五板爲一丈。五堵爲雉。雉長二十丈。何休注公羊取韓詩說。古周禮及古春秋左氏傳說。一丈爲板。板廣二尺。五板爲堵。一堵之牆長丈、高丈。三堵爲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以度長者用其長。以度高者用其高也。諸說不同。鄭辨之云。左氏傳。鄭莊公弟段居京城。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古之雉制、書傳各不得其詳。今以左氏說鄭伯之城方五里。積千五百步也。大都三國之一。則五百步也。五百步爲百雉。則知雉五步。五步於度長三丈。則雉長三丈也。雉之度於是定可知矣。玉裁按鄭駁異義。取古周禮、春秋說。一丈爲板。計之適合。未嘗自立說六尺爲板也。迨箋詩則主用古說。參以公羊傳五板而堵、五堵而雉、而定爲板長六尺。鄭意公羊五板而堵者、高一丈也。五堵而雉者、廣三丈也。何注公羊取韓詩說。八尺爲板。五板而堵爲四十尺。五堵而雉爲二百尺。說各乖異。似古周禮、春秋、毛詩說爲善。高一丈、廣三丈爲雉。不必板定六尺也。許君異義未詳其於古今孰從。此云五板爲堵。古今說所同也。葢言板廣二尺。五板積高一丈爲堵而已。其長幾尺爲板、幾堵爲雉、皆於古今說未敢定。从土。者聲。當古切。五部。

()籒文从

英语翻译

wall; stop, prevent; stop up

带"堵"字的组词

一圪堵 、三堵墙 、上堵吟 、传神阿堵 、列女四堵 、周堵 、四堵墙 、围堵 、围追堵截 、圜堵 、垣堵 、堑堵 、堵击 、堵口 、堵嘴 、堵噎 、堵塞 、堵头 、堵得慌 、堵心 、堵截 、堵缝 、填堵 、安堵 、安堵乐业 、安堵如常 、安堵如故 、崒堵波 、当堵 、按堵 、按堵如故 、案堵 、案堵如故 、横堵 、气噎喉堵 、环堵 、环堵之室 、环堵萧然 、百堵 、百堵皆作 、百堵皆兴 、第四堵墙 、粉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堵墙 、观者成堵 、遗堵 、闾阎安堵 、防堵 、阿堵 、阿堵物 、陁堵

带"堵"字的成语

传神阿堵 、围追堵截 、安堵乐业 、安堵如故 、按堵如故 、案堵如故 、气噎喉堵 、环堵之室 、环堵萧然 、百堵皆作 、观者如堵 、观者如堵墙 、观者成堵 、闾阎安堵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堵

堵

堵拼音:dǔ注音:ㄉㄨˇ异字体:鍺 陼 闍 ? ? 部首:土部部外笔画:8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