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阇的拼音: dū,shé 注音:ㄉㄨ ㄕㄜˊ 异体字:闍
部首: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阇(17画)
简体部首:门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门、者声 可拆字为“门 者”
繁体部首: 门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魅力,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半包围
五笔:UFTJ 仓颉:LSJKA 郑码:TLBM 中文电码:7062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7604
统一码:9607 笔顺编号: 42512132511 笔顺读写:捺竖折横竖横撇竖折横横 阇的笔顺 丶丨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阇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阇)dū,shé ㄉㄨ ㄕㄜˊ
阇(闍)dū(ㄉㄨ)
⒈ 城门上的台:阇城。
其他字义
阇(闍)shé(ㄕㄜˊ)
⒈ [阇梨]梵语“阿阇梨”的省称。意谓高僧。亦泛指僧。
方言集汇
粤语:se6
详细解释
阇
闍 dū
〈名〉
(1) 城门上的台 [platform above city gate]
(2) 又如:阇台(城门上的台)
(3) 泛指台 [platform]
阇谓之台。——《尔雅》
西夷气如室屋,南夷气如阇台。——《晋书》
(4) 瓮城市里 [lane]。如:阇里(街巷)
(5) 另见 shé
基本词义
阇
(1) 闍 shé
(2) ——梵文音译字。佛家语。如:阇王(佛家语。人名。阿阇世王的略称。又称“阇世”);阇利(佛家语。梵语 jala 的音译。水的异名);阇提(佛家语。梵语 Jāti的音译。花名。即“金钱花”);阇维(佛家语。指僧死后加以火化);阇婆隶(佛教用语。饿鬼)
(3) 另见 dū
常用词组
阇梨
汉语大字典
[①][dū][《廣韻》當孤切,平模,端。][《廣韻》視遮切,平麻,禪。]“阇1”的繁体字。城门上的台。[②][shé][《廣韻》視遮切,平麻,禪。]“阇2”的繁体字。见“闍2梨”、“闍2維”等。
康熙字典
【唐韻】當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音都。【說文】闉闍也。从門者聲。【廣韻】城上重門。【玉篇】城門臺也。【詩·鄭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傳】闍,城臺也。【釋文】闍,鄭、郭音都。孫炎云:積土如水渚,所以望氣祥也。【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註】闍者謂之臺。【集韻】或作堵。
又【廣韻】視遮切【集韻】【韻會】時遮切【正韻】石遮切,音蛇。【說文】闉闍也。【詩·鄭風·闉闍釋文】
又音蛇。
又【正字通】梵言闍維卽茶毗,僧死而焚之也。天竺第九祖人滅,衆以香油栴檀闍維眞體。闍維,讀若蛇皮。蘇軾夜閱傳燈錄,燈花燒一僧字,題詩曰: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茶毗一個僧。
又【集韻】之奢切,音遮。城臺也。【詩·鄭風】闉闍。徐邈讀。
说文解字
闉闍也。从門者聲。
闉闍也。从門者聲。當孤切
(闍)闉闍也。从門。者聲。當孤切。五部。
英语翻译
a Buddhist high priest
带"阇"字的组词
伐阇罗 、兰阇 、必阇赤 、罗阇 、耆阇 、耆阇崛山 、闉阇 、阇梨 、阇黎 、阿阇 、阿阇梨 、阿阇黎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