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髮的拼音: fà 异体字:㛲䰋发髪
䯰
部首:髟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髮(15画)
简体部首:髟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髟 犮”
繁体部首: 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儒雅,睿智,财富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DEDC 仓颉:SHIKE 郑码:CHXS 中文电码:7569 区位码: 四角号码: 72407
统一码:9aee 笔顺编号: 12111543331354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横撇折捺捺 髮的笔顺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一ノフ丶丶
髮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髮)fà
髮fà(ㄈㄚˋ)
⒈ 人類頭上的毛。如:“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⒉ 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⒊ 姓。如漢代有髮福。
方言集汇
粤语:faat3
客家话:[梅县腔] fat7 [客英字典] fat7 [陆丰腔] fat7 [台湾四县腔] fat7 [客语拼音字汇] fad5 [宝安腔] fat7 [海陆丰腔] fat7
汉语大字典
[①][fà][《廣韻》方伐切,入月,非。]“发3”的繁体字。亦作“髪1”。亦作“1”。
(1)头发。
(2)蓄发。
(3)草木。
(4)细长、狭长之称,相当于“綫”、“脉”等。
(5)旧时对太平天囯起义军的称呼。
(6)量词。尺的万分之一。泛指极小之量。
(7)姓。汉有东海发福。见《汉书·儒林传·赵子》。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發。【說文】根也。【玉篇】首上毛也。【釋名】髮,拔也。拔擢而出也。【黃帝素問】腎之華在髮。【草木子】血之榮以髮。
又【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音義】髮,猶毛也。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毛,草也。地理書云:山以草木爲髮。
又姓。【前漢·儒林傳】東海髮福。
又禿髮,複姓。
又叶方味切,音沸。【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躡踵側肩,掎裳連襼。
说文解字
根也。从髟犮聲。?:髮或从首[?]。?:古文。
根也。从髟犮聲。,髮或从首。
,古文。方伐切
(髮)頭上毛也。各本作根也。廣韵已然。以釋名廣雅正之。乃拔也之誤,要此二字可不必有耳,毛部曰:毛者,眉髮之屬。故眉下曰目上毛,須下曰:頤下毛,則髮下必當有頭上毛也四字。且下文云:鬢者,頰髮。不先言頭上,何以别其在頰者乎。今依玉篇、廣韵語正。从髟犮聲。方伐切。十五部。
()髮或从
。
()古文。葢象角羈之形。
英语翻译
hair
带"髮"字的组词
頭髮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