濞字拼音: bì 濞字五行: 水
濞字部首: 氵 濞字繁体: 濞
濞字简体笔画: 17 濞字繁体笔画: 18 濞字康熙笔画: 18
濞字结构: 左右结构
濞字的基本解释
濞
bì
〔漾濞〕见“
漾”。
濞
pì
〔滂濞〕见“
濞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pì]
[《廣韻》匹備切,去至,滂。]
亦作“1”。
象声词。
[②][bì]
[《廣韻》匹詣切,去霽,滂。]
水名。在云南省,注入澜沧江。
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濞;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655第35【唐韻】【集韻】【韻會】?匹備切,音淠。【說文】水暴至聲。【左思·吳都賦】濞焉洶洶。 又滂濞,水聲。【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又彭濞,蘊積貌。【淮南子·俶眞訓】譬若周雲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爲雨。 又懿濞,深邃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屑黶翳以懿濞。 又【集韻】平祕切,音贔。又【廣韻】【韻會】匹詣切【集韻】匹計切,?音媲。義?同。 又水名。【通典】吐蕃有西洱海,東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東,號曰漾濞水。 【六書故】濞,與淠通。【集韻】濞,通作?。
濞字取名忌讳
1、濞字五行属性为水,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濞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
2、濞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濞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濞字,晚辈忌讳用濞字取名。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