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PVO 五笔98 IPEO 仓颉 EBHF 郑码 VWRU 四角 37127 结构 左右统一码 3D7C 笔顺 丶丶一丶フノ丨一フ一一ノ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㵼的拼音:xiè(ㄒ一ㄝˋ)
⒈ 同“瀉”。
统一码
㵼字UNICODE编码U+3D7C,10进制: 15740,UTF-32: 00003D7C,UTF-8: E3 B5 BC。
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瀉 康熙字典
瀉【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