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取名寓意 > 聶字的意思

  拼音  niè   注音  ㄋ一ㄝˋ   简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BBBF  仓颉  SJSJJ  郑码  CECC  四角  10441  结构  品字电码  5119  叠字  三叠字拆字  三个耳  统一码  8076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聶的拼音:niè(ㄋ一ㄝˋ)  

⒈ 附耳小语。

⒉ 姓。

统一码

聶字UNICODE编码U+8076,10进制: 32886,UTF-32: 00008076,UTF-8: E8 81 B6。

聶字由三个耳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聶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囁擛欇聂

English

whisper; surname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聶【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韻會》《正韻》尼輒切,音躡。《說文》附耳私小語也。《徐曰》一耳就二耳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乃效兒女子呫聶耳語。

又:攝也。《管子·侈靡篇》十二歲而聶廣。《註》代將亂而攝其廣。

又:《莊子·大宗師》瞻明聞之聶許。《註》聶許,許與也。攝而保之,無所施與也。

又:地名。《春秋·僖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註》聶北,邢地。《山海經》濛水出漢陽,西入江聶陽西。《註》聶陽,水經注引此作灄陽。《後漢·郡國志》東郡有聶戚。

又:國名。《山海經》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爲人兩手聶其耳。《註》言耳長,行則以手攝持之也。

又:姓。《史記·刺客傳》聶政者,軹深井里人也。《姓譜》楚大夫食采于聶,因以爲氏。

又:人名。《史記·刺客傳》荆軻嘗游過楡次,與蓋聶論劒。《註》索隱曰:蓋,姓,聶,名。

又:《集韻》日涉切,音讘。亦私語也。

又:《正字通》直涉切。與䐑同。薄切肉也。《禮·少儀》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爲膾。《註》聶之言牒也。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則成膾也。

又:《集韻》弋涉切,音葉。與揲同。揲揲,動貌。

又:質涉切,音霅。合也。《爾雅·釋木》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註》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爲守宮槐。聶音輒。

又:實欇切,音涉。與欇同。蔓木。

又:尺涉切,音謵。木葉動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聶【卷十二】【耳部】

附耳私小語也。从三耳。尼輒切文三十二重四

说文解字注

(聶)駙耳私小語也。口部咠下曰。聶語也。按二篆皆會意。以口就耳則爲咠。咠者己二耳在旁、彼一耳居閒則爲聶。史記魏其武安傳曰。乃效女兒呫聶耳語。韋曰。呫聶、附耳小語聲。从三耳。尼輒切。八部。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䃵

䃵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16

㠡

㠡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16

㜵

㜵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16

㒟

㒟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㡪

㡪 拼音 nié 注音 ㄋ一ㄝˊ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19画

䙚

䙚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11

䮍

䮍 拼音 niǎo xìng 注音 ㄋ一ㄠˇ ㄒ一ㄥˋ 部首 馬部

㞙

㞙 拼音 niào 注音 ㄋ一ㄠˋ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8画

䦊

䦊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简体部首 長部 部外笔画

㳮

㳮 拼音 niào 注音 ㄋ一ㄠ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