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取名寓意 > 䔛字的意思

  拼音  qǐng   注音  ㄑ一ㄥ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AXDM  仓颉  TPMC  郑码  ERGO  四角  44786  结构  上下统一码  451B  笔顺  一丨丨一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䔛字UNICODE编码U+451B,10进制: 17691,UTF-32: 0000451B,UTF-8: E4 94 9B。

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fibrous plant of which cloth, rope, bag are made

康熙字典

䔛【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與苘同。〇按《唐韻》去潁切,音頃。《集韻》窺營切,音傾。

又:犬迥切,音褧。《類篇》麻屬,《集韻》絮屬,音義俱別,未知孰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檾【卷七】【部】

枲屬。从,熒省。《詩》曰:“衣錦檾衣。”去穎切

说文解字注

(檾)枲屬。類枲而非枲。言屬而別見也。檾者、草名也。周禮典枲。掌布絲縷紵之麻草之物。注云。草、葛䔛之屬。掌葛。徵草貢之材於澤農。注云。草貢出澤。䔛紵之屬。可緝績者。䔛卽檾字之異者。䔛紵出於澤。與葛出於山不同。又作顈。襍記。如三年之喪。則旣顈。其練祥皆行。鄭云。顈、草名。無葛之鄉。去麻則用顈。詩兩言褧衣。許於此偁檾衣。於衣部偁褧衣。而云褧、檾也。示反古。然則褧衣者、以檾所績爲之。葢士昏禮所謂景也。今之檾麻本草作莔麻。其皮不及枲麻之堅韌。今俗爲麤繩索多用之。从林。熒省聲。去穎切。十一部。詩曰。衣錦檾衣。衛碩人、鄭丰文。今皆作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䝼

䝼 拼音 qíng 注音 ㄑ一ㄥˊ 简体 䞍 部首 貝部 部

䋜

䋜 拼音 qìng 注音 ㄑ一ㄥˋ 简体部首 糹部 部外笔画

䯧

䯧 拼音 qǐng 注音 ㄑ一ㄥˇ 部首 高部 部外笔画 2画

䞍

䞍 拼音 qíng 注音 ㄑ一ㄥˊ 繁体 䝼 部首 貝部 部

䈜

䈜 拼音 qìn 注音 ㄑ一ㄣ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9画

㤈

㤈 拼音 qìn 注音 ㄑ一ㄣˋ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㞬

㞬 拼音 qìn 注音 ㄑ一ㄣˋ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3画

䦦

䦦 拼音 qín 注音 ㄑ一ㄣˊ 部首 門部 部外笔画 8画

㩒

㩒 拼音 qín 注音 ㄑ一ㄣ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㝲

㝲 拼音 qǐn 注音 ㄑ一ㄣˇ 简体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