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常用的驱虫药 不给狗狗驱虫的5大后果
通常情况下狗狗的驱虫药分为体内驱虫药和体外驱虫药两种。体内驱虫药主要成分有伊维菌素、吡喹酮等,一般是经口给狗狗喂药,药物进入胃肠杀死成虫从而达到驱虫的效果。体外驱虫药主要成分为塞拉菌素、非泼罗尼等,一般涂抹在狗狗后颈部,通过皮脂腺扩散至全身,从而达到驱虫效果。
给狗狗做体内驱虫,要根据狗狗自身情况出发,首先明确驱什么虫?狗狗易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驱虫药怎么选择,还要看驱虫药的驱虫对象,再来选择适合狗狗的,也要注意使用驱虫药的剂量,以及驱虫禁忌。
这几种虫子最常见狗狗感染寄生虫一般为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肠道比较常见的寄生虫就是蛔虫、绦虫、球虫,但最容易感染的是蛔虫。
1.蛔虫
犬蛔虫是肠道重要的寄生虫之一,全球流行率高达45%!主要危害2周龄-5月龄的幼犬。
幼犬几乎都会感染犬弓首蛔虫,因为它可以在母体通过胎盘感染,所以一出生就携带蛔虫,后期也还会通过母乳感染蛔虫第三期幼虫。所以幼犬首次体内驱虫,首先要驱的就是蛔虫。
2. 球虫和绦虫
这两种感染也很普遍,不同地区感染率也有差异。所以驱虫的重点应该放在这几种常见寄生虫上,选择驱虫药看驱虫范围,至少要包括绦虫和蛔虫。
驱虫药 有学问,选择别盲目
成分明确更放心
狗狗驱虫药有很多种,感染不同寄生虫,驱虫药的作用药物也不同,要选择标明有具体成分的驱虫药。谨防夸大驱虫效果的廉价驱虫药,实际所含成分达不到效果。
针对不同的寄生虫选择合适驱虫药,能减少无效用药,避免药物反应。
狗狗常用的驱虫药成分
驱线虫药: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阿苯达唑、芬苯咪唑、左旋咪唑、甲噻嘧啶。
驱绦虫:吡喹酮、依西太尔、氯硝柳胺、阿苯达唑、甲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等。
驱吸虫药:吡喹酮、硫双二氯酚、苯并咪唑类药物、硝氯酚、碘醚柳胺、氯生太尔
抗球虫药:氨丙啉、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噁啉、磺胺氯吡嗪钠。
在饲养狗狗的过程中,相信宠主们都会定期的给狗狗驱虫吧,但是有些宠主是不会给狗狗驱虫的,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不给狗狗驱虫的5大后果,它真的承受不了,别再说不用给狗狗驱虫了!
后果1、狗狗经常呕吐
要是你不给狗狗驱虫,那么狗狗肯定会出现经常呕吐的情况,因为肚子有虫所以有些狗狗还会出现拉稀的情况,而且呕吐物带有虫。
有这样的情况主人就要立刻给狗狗驱虫了,不然越拖越糟糕!
后果2、狗狗身体偏瘦
因为狗狗肚子有寄生虫的关系,所以狗狗吃进去的东西都会让寄生虫吸收掉,自然的狗狗就会越吃越瘦,每天吃很多都还是很瘦。
所以驱虫对狗狗来说非常的重要,主人千万别忽视了!
后果3、狗狗屁屁发炎
当狗狗身体有很多寄生虫的时候,它的屁屁也是会受到影响的,这时的狗狗屁屁会特别的痒,所以就会出现蹭屁股的情况。
时间长了狗狗的屁屁就会出现发炎的情况,有这样的情况主人就要带它去看看了!
后果4、狗狗容易生病
要是主人不把给狗狗驱虫当回事,当狗狗的身体有很多寄生虫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很容易生病,所以主人一定要定期给狗狗驱虫。
因为不驱虫的后果狗狗真的承受不了,寿命也会缩短!
后果5、狗狗有皮肤病
当狗狗身体有寄生虫的时候,也是会导致皮肤病情况的,所以当狗狗某个部位出现大量脱毛的情况,主人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寄生虫惹的祸。
所以主人平时一定要给狗狗驱虫,这样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驱虫小建议:
幼犬应在出生后20~30天进行第一次驱虫,成年犬每三个月驱虫一次,因为驱虫药里面有一定的药性,有些狗狗吃了会拉肚子,呕吐。
所以驱虫之后最好喂食一些宠物益生菌调理肠胃,平常可以拌入在狗粮里面喂食,增强狗狗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