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物健康 > 详情

麻蜥简介图片

1、麻蜥图片

麻蜥简介图片

麻蜥:别名麻蛇_麻蜥蜴_马蛇子_马舌子_蛇虫子_蛇虎子_丽纹麻蜥_丽斑麻蜥,为蜥蜴目、蜥蜴科、麻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中国、俄罗斯、朝鲜、蒙古。野生于海拔250-1250m的草甸、草原、河滩、山坡的乱石草丛中。同属已知约5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的温带和暖温带。我国分布9种,主要均分布于长江以北,是典型的草原和荒漠爬行动物。该属物种体长多为10cm左右,尾巴很长,是其体长的1.5倍以上。

性机敏,行动敏捷,奔跑迅速,为时行时停的间歇急行方式。属变温动物,具冬眠习性。喜选择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沙土环境作为栖息位点。被追赶中的个体,如一时无掩体之处,能急停、变向、再行前进。

2、麻蜥简介

科目分类:蜥蜴
生存环境:草原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12cm
性情分类:敏捷
寿命年限:10年
适宜温度:26℃±6℃
食物饲料:昆虫

3、麻蜥详细资料

麻蜥形态特征 >

全长9-12cm,头体长4.6-5.6cm,尾长5-6.4cm。体型圆长,略平扁,尾圆长,头略扁平而宽,背棕灰夹青、棕绿、棕褐、黑灰等色。头顶棕灰,头颈侧有黑镶黄色长纹3条。从两顶鳞后外缘开始向后有2条浅黄色纵纹直达尾的1/5处。从两侧上唇鳞后端经耳孔、体侧到尾基部各具1条纵纹。背及体侧具有几乎纵行对称的眼状斑,中心近黄色或乳白色,周围棕黑色。腹部乳白色,四肢与尾部的腹面乳黄色。

麻蜥生活习性 >

属昼行性动物,喜欢在晴天外出活动,阴天少见,雨天不活动。日活动节律与季节有关。在秋季,观察其活动规律,有两个活动高峰,一是在上午9时到中午12时,另一在下午2时到下午4时。活动范围不大,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极为敏感,反应敏锐,一遇危险即迅速逃入洞穴或草丛中,有的也在原地迂回躲避,并不逃远。

麻蜥饲养方法 >

野外生活在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沙土环境中。食性广泛,主要以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和甲壳纲生物为食,包括蚱蜢、地老虎、粘虫、金针虫、蝼蛄、叶蝉等。

麻蜥雌雄分辨 >

繁殖期雄蜥腹面常呈绯红色或淡红色。

麻蜥繁殖方式 >

出蛰后4月末即开始繁殖产卵,雄蜥遇到雌蜥后,用袭击的方式进行追逐,追到后用嘴捉咬住雌蜥强行交尾,交尾的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年产2窝,每窝产卵2-8枚,卵乳白色,长椭圆形,外被革质卵壳,壳质柔韧。7-8月孵出幼蜥,刚孵出时全长17-19mm。

您可能感兴趣

紫晶蟒简介图片

紫晶蟒简介图片

1、紫晶蟒图片紫晶蟒:别名紫树蟒,为蛇目、蟒科、树蟒属爬行动物,原

南美角蛙简介图片

南美角蛙简介图片

1、南美角蛙图片南美角蛙:别名绿角蛙_蝴蝶角蛙_南美绿角蛙_克伦威

加蓬蝰蛇简介图片

加蓬蝰蛇简介图片

1、加蓬蝰蛇图片加蓬蝰蛇:别名加蓬咝蝰,为蛇目、蝰科、咝蝰属爬行

非洲侏儒鳄简介图片

非洲侏儒鳄简介图片

1、非洲侏儒鳄图片非洲侏儒鳄:别名侏鳄_侏儒鳄_西非矮鳄,为鳄目、

日本石龟简介图片

日本石龟简介图片

1、日本石龟图片日本石龟:别名,为龟鳖目、地龟科、石龟属爬行动物,

火蝾螈简介图片

火蝾螈简介图片

1、火蝾螈图片火蝾螈:别名真螈_火螈_火蜥蜴,为蝾螈目、蝾螈科、真

非洲角蝰蛇简介图片

非洲角蝰蛇简介图片

1、非洲角蝰蛇图片非洲角蝰蛇:别名角蝰,为蛇目、蝰科、角蝰属爬行

美女蛇简介图片

美女蛇简介图片

1、美女蛇图片美女蛇:别名玉带蛇_高砂蛇_玉斑丽蛇_玉斑锦蛇_神皮

胡子蛙简介图片

胡子蛙简介图片

1、胡子蛙图片胡子蛙:别名髭蟾_子蟾_胡子蟾_中国角怪,为蛙形目、角

豪猪简介图片

豪猪简介图片

1、豪猪图片豪猪:别名中国豪猪_马来亚豪猪_海南凤头豪猪,为啮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