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央博物院,名词解释定义是?
中央博物院一般指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它是中国近代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中意义重大。
以下为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1933年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设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旨在保存、研究及展示中国历代文物与艺术品,蔡元培出任首届理事长。
筹备处最初选址南京中山门内半山园,后因抗战爆发,建设工程中断。
藏品来源:其藏品极为丰富,涵盖了众多门类。
一部分来自于国内各地的考古发掘成果,例如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等;还有一部分是接收了沈阳故宫、热河行宫等地的文物;同时,各界人士捐赠以及收购也是藏品的重要来源渠道。
这些藏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发展历程:抗战时期,筹备处辗转多地,先后迁至四川乐山等地,妥善保护文物安全。
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解放战争后期,部分珍贵文物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后,留在大陆的文物成为南京博物院藏品的重要基础,南京博物院继承和发展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事业,如今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之一。
建筑特色: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建筑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后经梁思成修改完善,采用辽代宫殿式建筑风格,外观庄重宏伟,既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又结合现代建筑功能需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上一篇:什么是好线,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古里古怪什么意思?古里古怪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