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本征激发,名词解释定义是?
本征激发是半导体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本征激发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半导体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热激发、光激发等,其中热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 ),克服禁带的能量壁垒,跃迁到导带,从而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处于束缚状态的电子挣脱束缚,跑到更高能量的导带,同时在原来位置形成空穴。
原理机制: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本征激发现象。
价带中的电子能量相对较低,被原子束缚较紧;导带中的电子能量较高,可以自由移动参与导电。
禁带则是介于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区域,正常情况下电子不能处于该区域。
当外界提供能量(如温度升高使晶格振动加剧,电子获得额外能量 ),部分电子能够跨越禁带进入导带,形成可导电的电子,而价带中由于电子离开留下的空位就是空穴。
空穴也可以看作是带正电的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价带中的其他电子可以填补这个空穴,从而表现为空穴的移动,参与导电过程。
影响因素:温度是影响本征激发的主要因素。
温度越高,晶格振动越剧烈,电子获得足够能量跃迁到导带的概率就越大,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 - 空穴对数量也就越多。
此外,光照等外部能量输入方式也能引发本征激发,如果光子能量足够大,被价带中的电子吸收后,也能使电子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 - 空穴对。
实际意义:本征激发对于理解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在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半导体材料 )中,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数量相等,它们是参与导电的主要载流子。
而在杂质半导体中,虽然杂质提供的载流子起主导作用,但本征激发产生的载流子数量会随温度变化,这会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例如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器件中,需要考虑本征激发对器件特性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以确保器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
- 上一篇:“咆哮”西风带位于()。
- 下一篇:什么是核质比,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