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裴骃、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裴松之、裴骃、裴子野被合称为“史学三裴”,他们在史学领域各有卓越贡献: 裴松之:生活于南朝宋时期,最大的功绩在于为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作注 。
由于陈寿撰写《三国志》时较为简略,裴松之广采博引,引用了超过二百多种典籍,极大地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
这些注释不仅补充了许多史实,还对不同史料中的异同进行考辨,保存了大量失传的文献资料,使后人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其注文与原书相得益彰,为研究三国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裴骃:是裴松之的儿子,为东晋著名史学家。
他精心为《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一书。
裴骃在注释过程中,博采经传百家及先儒学说之长,对《史记》中的文字、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考证,纠正了不少前人对《史记》理解上的偏差,为后人研读《史记》扫除了诸多障碍,成为研究《史记》不可或缺的参考著作,对后世《史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裴子野:南朝梁时期的史学家。
他有感于当时流行的《宋书》篇幅过于庞大,于是删繁就简,写成《宋略》二十卷。
《宋略》叙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且议论精当,对刘宋一代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当时就备受称赞,被视为一部优秀的断代史著作,可惜该书现已失传,但在其他古籍中仍保留有部分佚文,从中可略窥其史学价值和写作风格。
“史学三裴”虽处于不同时期,但都凭借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史学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著作和学术成就对后世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上一篇:微克每立方米是()浓度单位
- 下一篇:什么是壤中流,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