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崇高,名词解释定义是?
崇高是一个美学范畴的概念,通常用于描述事物或行为所具有的一种令人心生敬畏、赞叹,并能引发人精神上强烈震撼与提升的特质。
以下从不同方面详细阐述: 美学层面:在美学领域,崇高的对象往往具有强大的力量、宏大的规模或深邃的精神内涵。
例如,高耸入云的雄伟山脉、波涛汹涌的浩瀚大海、璀璨无垠的星空等自然景观,因其展现出超越人类掌控的巨大体量和磅礴力量,让人在感受到自身渺小的同时,内心产生崇敬与惊叹之情,这些都可视为崇高的自然现象。
在艺术作品中,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以其完美的人体比例、刚健的肌肉线条和蕴含的英雄气质,传达出一种超越平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昂澎湃的旋律展现出人类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它们都体现出艺术创作中的崇高之美。
道德伦理层面:崇高还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上。
那些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坚守正义、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行为和人物,往往被视为崇高的典范。
比如,在灾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逆行救援的消防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为弱势群体谋福祉的慈善家等。
他们的行为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敬仰和钦佩,激励他人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哲学层面:从哲学角度看,崇高代表着一种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精神追求。
它促使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去探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哲学家康德认为,崇高感产生于人类理性对感性世界的超越,当人们面对巨大而威严的对象时,感官上虽感到恐惧和无力,但理性却能意识到自身具有超越这种自然威力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对自身理性力量的敬重,这种敬重就是崇高感的根源。
- 上一篇:什么是社区动力,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民族同化,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