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国是诏》,名词解释定义是?
《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的诏书,标志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
“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图强。
《定国是诏》明确宣示要实行变法改革,指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等,鼓励臣民积极参与变革。
该诏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期望通过全面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由于守旧势力强大等诸多原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定国是诏》及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激发了民族觉醒,促进思想解放,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一定作用 。
- 上一篇:争权夺利什么意思?争权夺利怎么读?
- 下一篇:什么是单位膜,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