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国时代,名词解释定义是?
七国时代(Anglo - Saxon Heptarchy)是指从公元 5 世纪到 9 世纪,不列颠岛上由盎格鲁 - 撒克逊人建立的七个主要王国并存的历史时期。
公元 5 世纪,罗马帝国撤离不列颠后,盎格鲁 - 撒克逊等日耳曼部落陆续入侵并定居于此。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兼并战争,逐渐形成了七个较为强大且稳定的王国,分别是肯特(Kent)、萨塞克斯(Sussex,南撒克逊)、威塞克斯(Wessex,西撒克逊 )、埃塞克斯(Essex,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和麦西亚(Mercia)。
在七国时代,这些王国之间时而和平相处、贸易往来,时而为争夺土地、资源和霸权爆发战争。
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各国势力此消彼长。
其中,麦西亚和威塞克斯在不同时期曾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麦西亚在 8 世纪后期成为最强大的王国,统治了大片区域;而威塞克斯则在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的领导下崛起,成功抵御了维京人的入侵,并逐步统一其他王国。
七国时代是英格兰早期历史的重要阶段,对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形成、语言文化(古英语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英格兰统一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