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清初三大家(古文三大家),名词解释定义是?
清初三大家(古文三大家)指的是清朝初期三位著名的散文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侯方域(1618年—1654年),字朝宗,号雪苑 ,河南商丘人。
其散文风格流畅恣肆、气势奔放,兼具才情与见识。
早期作品多写个人身世经历与交友往来,后期作品则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感慨,代表作有《李姬传》《马伶传》等。
魏禧(1624年—1680年),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
他的散文以立意新颖、见解深刻、文笔犀利著称,尤其擅长论说文,常借古喻今,表达对时政和历史的独特看法,作品有《大铁椎传》等。
汪琬(1624年—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其文风简洁明快、质朴平实,讲究文章的结构和法度,注重内容的醇厚雅正,著有《尧峰文钞》等 。
清初三大家在继承古代散文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扭转当时文坛风气、推动清代散文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主张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合称为“清初三大家”或“古文三大家” 。
- 上一篇:什么是相对不应期。,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怜我怜卿什么意思?怜我怜卿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