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改组派,名词解释定义是?
改组派是指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政治派别,全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于1928年下半年成立。
以下从背景、主要成员、主张及活动、结局等方面详细介绍: 成立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内部矛盾激化,蒋介石通过一系列手段掌握了国民党的大权,实行独裁统治,引起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的不满。
这些人希望通过“改组”国民党,恢复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精神,来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此背景下改组派应运而生。
主要成员:以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等人为核心。
汪精卫在国民党内有较高的资历和影响力;陈公博是改组派的重要理论家和实际组织者;顾孟余也积极参与改组派的活动,在宣传和组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主张及活动:改组派主张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要求“恢复民众运动”,进行“党的改组”,声称要建立“农工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
他们创办刊物,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各地发展组织,联络反蒋势力,试图通过政治斗争和舆论宣传等方式,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与蒋介石集团展开激烈的权力争夺。
结局:随着形势的发展,改组派内部矛盾重重,加上蒋介石采取分化瓦解、军事镇压等手段,改组派逐渐走向衰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救亡的浪潮下,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改组派也停止了公开活动,其成员有的投靠蒋介石集团,有的则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改组派作为一个政治派别逐渐消失。
- 上一篇:赫赫有名什么意思?赫赫有名怎么读?
- 下一篇:叽叽喳喳什么意思?叽叽喳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