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去菀陈莝,名词解释定义是?
“去菀陈莝” 是中医术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
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体含义如下: “去菀”中的“菀”通“郁”,有郁结、瘀滞之意,“去菀”即去除体内气血、水液等的郁结、瘀滞状态 ,使人体气机通畅。
“陈莝”中,“陈”指陈旧、积久;“莝”原意为铡碎的草,在这里引申为积聚的废物。
“陈莝”就是清除体内长期积累的糟粕、废物。
总体而言,“去菀陈莝”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利水逐饮、消食导滞等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停滞的瘀血、痰湿、宿食等病理产物,恢复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协调 。
常用于治疗因实证导致的水肿、胀满、瘀血内阻等病症。
例如对于水肿患者,若存在水湿内停、气血不畅的情况,运用 “去菀陈莝” 的治法,可采用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等药物或疗法,使水湿之邪排出体外,瘀血消散,从而改善症状,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