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四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下面为你逐句赏析: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翻译: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因之黯淡失色;狂风呼啸,夹杂着战场上的战鼓声。
赏析:诗人选取了“雪”与“风”两种自然景象,描绘出一幅风雪交加的恶劣战场环境。
“雪暗”生动地写出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得军旗上的图案都显得模糊黯淡,侧面烘托出战争环境的艰苦;“风多”则强调狂风劲吹,风声呼啸。
“杂鼓声”中,“杂”字巧妙地将风声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渲染出战斗的激烈与紧张气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场上那种惊心动魄的氛围。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翻译: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置身书斋的书生。
赏析: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百夫长”是军队中职位较低的军官,诗人将“百夫长”与“书生”进行鲜明对比,表明在国家面临战事、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自己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军旅,体现出诗人对家国的责任感以及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凸显了全诗的主题——爱国情怀与尚武精神 。
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和表达内心志向,展现出一种豪迈壮阔的风格,反映了当时文人渴望投笔从戎、建立功勋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