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长沙抢米风潮,名词解释定义是?
长沙抢米风潮是1910 年(清宣统二年 )发生在湖南长沙的一次大规模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事件。
当时,湖南地区遭受严重水灾、旱灾,粮食歉收,奸商、地主、外国洋行却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导致米荒严重,民不聊生。
4月11日,长沙南门外挑水工黄贵荪之妻因家中无米下锅,持仅有的八十文钱去买一升米,竟因钱不足被店主拒收,悲愤之下投水自尽。
此事激起民愤,民众捣毁米店,并与前来弹压的清军发生冲突。
随后,长沙城内的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等各阶层民众纷纷响应,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平抑米价、严惩奸商。
愤怒的群众不仅捣毁了多处米店、钱庄、税局,还冲击了外国领事馆、教堂以及一些洋行。
清政府调集军队残酷镇压,打死打伤众多群众。
这一风潮迅速蔓延至湖南其他地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反动的本质,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前夕民众反抗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上一篇:配套成龙什么意思?配套成龙怎么读?
- 下一篇:?“契合金兰”中的“金兰”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