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围手术期,名词解释定义是?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
具体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手术前期: 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到进入手术室这一时间段。
此阶段重点在于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或风险因素,确保手术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还需进行常规准备,如皮肤清洁、胃肠道准备(禁食、禁水等)、备血等,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迎接手术。
手术期: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到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的全过程。
这一阶段主要由手术团队负责,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护士密切协作。
麻醉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全程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麻醉安全有效;手术医生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进行手术操作,精准切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器官等;护士则负责器械传递、术中护理配合等工作,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后期: 从患者术后被送回病房直至康复出院或转至其他科室继续治疗的时期。
术后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物的量、颜色、性质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切口裂开等。
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机体功能,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围手术期管理旨在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处理和全面照顾,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上一篇:什么是世界观,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入骨相思什么意思?入骨相思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