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冷现象及过冷点,名词解释定义是?
过冷现象 过冷现象是指某些液体在冷却到凝固点(熔点)以下的温度时,仍未发生凝固的现象 。
正常情况下,当液体温度降低到凝固点,就会开始结晶固化,但在特定条件下,即使温度低于凝固点,由于缺乏足够的晶核形成条件,液体分子无法有序排列形成晶体结构,从而继续保持液态,处于一种亚稳态。
一旦有外界干扰,如震动、加入晶种等,液体就会迅速结晶固化并放出热量,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过冷点 过冷点是指在过冷现象中,液体能够持续保持过冷状态的最低温度 。
当温度降低到过冷点时,即使没有外界干扰,液体也极有可能自发形成晶核进而开始凝固。
过冷点对于不同物质以及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如纯度、压力等)有所不同,它是衡量物质过冷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食品冷冻保存、材料制备等方面都需要考虑物质的过冷点特性。
- 上一篇:什么是生物氧化,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志人小说,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