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洛迦诺公约》,名词解释定义是?
《洛迦诺公约》是1925年10月5日至1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的统称。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签订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
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对其进行了严厉制裁,德国一直试图摆脱和约的束缚。
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保障自身安全,在欧洲大陆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力量,并寻求与其他国家结盟。
英国则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不愿法国在欧洲大陆过于强大,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调整欧洲国际关系,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在此背景下,各方有了通过谈判解决安全问题的需求。
主要内容 《莱茵保安公约》:这是《洛迦诺公约》的核心部分,由德、比、法、英、意五国签署。
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作为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双边仲裁条约:德国分别与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仲裁条约。
规定缔约双方发生的一切争端,如不能通过正常外交方式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院裁决。
相互保证条约: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如一方受到德国侵略,彼此立即给予支持和援助。
影响 积极影响:《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紧张局势得到暂时缓和,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德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重新成为政治大国,加入了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消极影响:该公约没有对德国东部边界作出保证,实际上默认了德国向东扩张的可能性,削弱了法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为德国日后撕毁《凡尔赛和约》、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英国通过该公约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其“大陆均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