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币政策,名词解释定义是?
法币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 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
主要内容是: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 )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 。
该政策的实施在当时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货币,有利于国内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金融掌控力,为抗战时期的财政金融支持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后期也因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给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 上一篇:什么是艺友制,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华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