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波长,名词解释定义是?
波长是一个在物理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念,尤其在波动现象(如机械波、电磁波等)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波长指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两个相对平衡位置之间的位移矢量始终相等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
简单来说,就是波在一个完整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用符号“λ”(希腊字母 lambda)表示。
举例说明:以常见的水波为例,当向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水面会形成一圈圈向外扩散的水波。
相邻两个波峰(水波中凸起的最高处)或者相邻两个波谷(水波中凹陷的最低处)之间的距离就是波长。
对于正弦波这种理想的波动模型,在波形图上,从一个波峰到紧接着的下一个波峰,或者从一个波谷到下一个波谷的距离,均为该波的波长。
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波长与波的频率(f)和波速(v)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 = f λ v = fλv=fλ来表示。
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介质中,波速通常是固定的,此时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反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例如,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波速都等于光速 c cc(约为 3 × 1 0 8 m / s 3×10^{8}m/s3×108m/s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无线电波频率较低,波长较长;而伽马射线频率极高,波长极短 。
- 上一篇:相亲相爱什么意思?相亲相爱怎么读?
- 下一篇:浅尝辄止什么意思?浅尝辄止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