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麻醉?
基础麻醉是麻醉的一种辅助方式,主要用于使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以利于后续麻醉操作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以下为详细介绍: 定义与目的:基础麻醉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或手术开始初期,应用某些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意识,减轻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操作的恐惧与不适感,为进一步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创造良好条件。
常用药物:常用药物有氯胺酮、咪达唑仑等。
比如氯胺酮,它能快速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产生镇痛效果,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肌肉张力和自主呼吸;咪达唑仑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等作用,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适用人群:多用于小儿、精神极度紧张难以配合的患者,以及一些短小手术或诊断性检查。
对于小儿群体,由于他们对陌生环境和手术操作的恐惧心理较强,基础麻醉能让他们在相对安静、无痛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成年人,基础麻醉也有助于缓解其焦虑,便于后续麻醉和手术的实施。
实施过程:一般在手术准备间或手术室进行。
首先,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精确计算药物剂量,然后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药物注入患者体内。
随着药物起效,患者逐渐进入睡眠状态,此时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会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测下保持相对稳定。
注意事项:基础麻醉期间必须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在场,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要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呕吐、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术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进行观察,待麻醉药物作用消退、意识完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返回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