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见法,名词解释定义是?
互见法是一种在史学和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叙事手法,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互见法指在一部作品中,将一个人物的事迹、一个事件的相关情节分散在不同的篇章、段落中叙述,通过彼此参照、相互补充,从而完整、全面地展现人物形象或事件全貌。
史学应用:在史学著作如《史记》中广泛运用。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时,为避免重复繁琐,把一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事迹集中在一篇传记里重点叙述,而将该人物其他方面的事迹、细节、言论等放到其他相关人物的传记中。
例如项羽,在《项羽本纪》里详细描述了他的重大军事行动、性格特点等关键内容;而在《高祖本纪》及其他人的传记中,也有涉及项羽的一些事迹片段,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刻画,使读者能更立体、全面地了解项羽。
这种手法让史书在保证叙事完整性的同时,又避免了行文的拖沓冗余,突出了各篇传记的重点。
文学应用: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
作者通过在不同情节、场景中逐步透露关于某个角色或事件的信息,使读者随着阅读进程逐渐拼凑出完整的形象或事件脉络。
比如一些长篇小说,对重要角色的性格塑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同章节中,通过角色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多维度地展现角色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
- 上一篇:仗义直言什么意思?仗义直言怎么读?
- 下一篇:佶屈聱牙什么意思?佶屈聱牙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