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焦如雾,名词解释定义是?
“上焦如雾”是中医术语,源自《灵枢·营卫生会》 ,是对人体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形象概括。
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部位划分:上焦在人体的部位划分中,主要涵盖了胸部以上,包括心、肺等脏腑。
心主血脉、神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它们共同构成了上焦的主要生理结构基础。
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如雾”强调上焦具有像雾露一样弥漫布散精微物质的功能。
这里的“雾”形容的是一种状态,即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后,向上输送至心肺,再由心肺将这些精微物质布散到全身各处,滋养脏腑组织。
这种布散过程就如同雾气弥漫,均匀且广泛,使全身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例如,肺气的宣发作用可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体表,发挥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临床意义:这一理论对于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若上焦功能失常,出现“雾”态布散失常的情况,就会引发多种病症。
比如,肺气失宣,可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影响精微物质的正常布散;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可出现心悸、胸痛、面色无华等表现,使得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输送到全身。
在治疗上,针对上焦病症,常采用宣肺、清心等方法,以恢复上焦“如雾”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布散 。
- 上一篇:双倍体(名词解释)
- 下一篇:附骥尾什么意思?附骥尾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