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调说,名词解释定义是?
格调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理论,下面从提出者、内涵、特点、影响等方面为你详细解释: 概念定义:格调说是一种强调诗歌在格律声调、体式规范以及内在精神风格方面应具有特定标准和高雅格调的诗歌理论主张,注重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并以此作为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尺度。
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清代沈德潜是格调说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诗歌应该遵循严格的格律规则,比如押韵、平仄等方面都要合乎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同时,沈德潜倡导诗歌要“温柔敦厚”,即诗歌在情感表达上要委婉含蓄,怨刺不失忠厚,符合儒家的诗教观念,有益于社会风化。
特点 重视传统规范:格调说高度尊崇古代诗歌的传统体制和创作规范,像律诗、绝句等体裁,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诗人创作时需严格遵循。
强调道德教化:把诗歌的道德教育功能放在重要位置,要求诗歌通过委婉的方式传达积极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人心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影响 积极影响:在当时的诗坛,格调说促使诗人注重对传统诗歌艺术的学习与继承,推动诗歌在形式技巧上更加成熟规范,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些诗歌创作过于随意、缺乏艺术水准的问题;而且强调道德教化,有助于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消极影响:由于过于强调格律和传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诗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发挥,使得部分诗歌创作显得刻板、缺乏创新活力 。
- 上一篇:什么是烧炭党,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行书的发明者是刘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