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无舌上音,名词解释定义是?
“古无舌上音”是音韵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 ,由清代历史学家、音韵学家钱大昕提出。
“舌上音”是音韵学术语,指的是三十六字母中的 “知”“彻”“澄” 这组声母,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气流冲出阻碍而发声,大致相当于今天汉语拼音中的卷舌音声母zh、ch 。
“古无舌上音”意思是在上古时期(一般认为是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里不存在舌上音声母“知”“彻”“澄” 。
这组声母在上古是读如舌头音“端”“透”“定” ,即发音部位在舌尖与上齿龈,大约对应今天汉语拼音中的d、t 。
例如,“追”上古音读如“堆”,“抽”上古音读如“偷” 等。
这一理论主要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异文、声训、注音以及方言等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对于了解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石性论断之一。
- 上一篇:以下哪些是行为()。
- 下一篇:礼仪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