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水文比拟法?应用水文比拟法的关键是什么?
水文比拟法定义 水文比拟法是一种将具有较长期观测资料流域(参证流域)的水文特征值、统计参数或经验公式,移用到无资料或资料短缺流域(设计流域)上的水文分析计算方法 。
其实质是认为两个流域的水文现象存在相似性,通过已知流域的情况来推断未知流域的情况。
例如,在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中,如果设计流域缺乏实测水文资料,但附近有参证流域且两者在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方面相似,就可以利用参证流域的水文数据来估算设计流域的水文要素。
应用水文比拟法的关键 选择恰当的参证流域:这是应用水文比拟法的首要关键。
参证流域与设计流域的相似程度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条件相似:气候是影响水文循环的重要因素。
降水、蒸发、气温等气象要素相似,意味着两个流域的水分来源和消耗方式相近。
比如,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两个流域,降水的季节分配、年际变化等特征可能较为相似,这样基于参证流域得出的降水径流关系等水文规律,才有可能适用于设计流域。
下垫面条件相似:下垫面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
地形起伏、坡度、坡向等影响水流的汇集和运动速度;土壤质地影响入渗能力;植被覆盖状况影响截留、蒸散发以及坡面径流的形成。
例如,两个流域均为山区,且岩石类型、土壤性质相近,植被覆盖率相当,那么它们在产流、汇流特性上就可能具有相似性。
合理确定修正系数:即使两个流域非常相似,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需要根据两流域之间的差异,对参证流域的水文特征值进行修正。
确定修正系数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对比分析两流域的差异量化指标来实现。
例如,如果设计流域的植被覆盖率低于参证流域,可能导致产流量相对较大,此时就需要根据植被对产流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或经验,确定一个合适的修正系数,对参证流域的径流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设计流域的实际情况 。
- 上一篇:什么是遵义会议,名词解释定义是?
- 下一篇:什么是干戚,名词解释定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