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质,名词解释定义是?
气质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 心理学领域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程度)、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灵活性(注意转移的难易、思维的灵活程度 )与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 )等方面。
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具有先天性。
比如,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划分出四种神经活动类型,对应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 强、不平衡型对应胆汁质,这类人情感发生迅速、强烈,属于这一类型的人大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
强、平衡、灵活型对应多血质,这类人情感发生迅速、微弱、易变,动作敏捷、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 。
强、平衡、不灵活型对应黏液质,这类人情感发生缓慢、内蕴、平静,动作迟缓、稳重,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且不容易转移 。
弱型对应抑郁质,这类人情感体验深刻、细腻,容易多愁善感,行动迟缓,孤僻,善于观察他人不易察觉的细节 。
日常生活及社交语境中 气质用来描述一个人整体所展现出的独特风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包括穿着打扮、仪态举止)、内在修养(知识储备、道德品质、审美观念等)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例如,说一个人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气质”“文艺气质”等,这种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
- 上一篇:“凉开三宝”是指()
- 下一篇:普朗克质量大约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