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方言精髓100句
以下为您整理100句锦州方言,涵盖日常用语、特色词汇、俗语等多个方面,展现锦州方言的独特魅力: 日常用语类 干啥呢:意思是“做什么呢”,常用于询问对方正在进行的活动。
例如:“你干啥呢?” 咋整:表示“怎么办”,遇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时会用到。
比如:“这事儿咋整啊?” 唠嗑:就是“聊天”的意思。
像“咱俩没事儿就唠唠嗑呗”。
得劲儿:形容身体或心理上感觉舒适、畅快。
“这衣服穿着真得劲儿”。
稀罕:有喜欢、喜爱的意思。
“我可稀罕这小玩意儿了” 。
寻思:意为思考、琢磨。
“我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 。
忽悠:指欺骗、糊弄。
“你别忽悠我了,我才不信呢” 。
埋汰:一是指脏,二是有贬低、侮辱的意思。
“这地方真埋汰”;“你别老埋汰人” 。
膈应:表示心里不舒服、厌恶。
“他那行为真让人膈应” 。
麻溜的:意思是快点儿,催促别人动作快。
“麻溜的,别磨蹭了” 。
撒楞:同样是形容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孩子干活真撒楞” 。
完犊子:有没本事、不行了、糟糕的意思。
“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真完犊子” 。
熊色(sǎi):形容人软弱、没出息的样子。
“看你那熊色,还能干成啥大事” 。
得瑟:指人得意忘形、炫耀、轻狂的样子。
“你别在这儿瞎得瑟了” 。
白唬:意思是夸夸其谈、瞎吹牛。
“他就会白唬,没啥真本事” 。
邪乎:表示事情超出寻常、离奇、夸张。
“你说的也太邪乎了,我不太信” 。
拉倒吧:相当于算了吧,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对方的说法、提议等。
“拉倒吧,我可不干那傻事儿” 。
妥了:意思是行了、好了、没问题了。
“就这么定了,妥了” 。
整挺好:表示做得不错、挺好的。
“你这次任务完成得整挺好” 。
贼拉:非常、特别的意思,用来加强程度。
“今天这天气贼拉冷” 。
称谓类 大爷(yé):称呼父亲的哥哥。
叔伯(bǎi):指父亲的弟弟。
老婶儿:对叔叔妻子的称呼。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姥姥:指母亲的母亲。
姥爷:母亲的父亲。
大姑:父亲的姐姐。
小姑:父亲的妹妹。
姨:母亲的姐妹。
表哥:姑母、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或姨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
表弟:姑母、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或姨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
表姐:姑母、舅父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或姨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
表妹:姑母、舅父的女儿中比自己年幼者,或姨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幼者。
小子:对年轻男性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自家儿子。
“那个小子挺精神”;“小子,过来帮我一下” 。
丫头:对年轻女性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自家女儿。
“这丫头长得真俊”;“丫头,吃饭了” 。
物品、事物类 波棱盖儿:膝盖。
“不小心卡(qiǎ)到波棱盖儿了” 。
胯胯轴子:髋关节部位,也就是胯骨。
脑瓜仁儿:指脑袋里面,常用来形容头疼时的感受。
“这头疼得脑瓜仁儿都疼” 。
旮旯(gā lá):角落。
“把东西放旮旯里” 。
胰子:肥皂。
“用胰子洗洗手” 。
洋柿子:西红柿。
“我爱吃洋柿子炒鸡蛋” 。
苞米:玉米。
“这苞米真甜” 。
倭瓜:南瓜。
“倭瓜炖土豆可好吃了” 。
棉猴儿:一种带帽子的厚棉衣,形状像猴子,因此得名。
“冬天穿棉猴儿可暖和了” 。
冰溜子:屋檐下或其他地方垂下的冰柱。
“房檐上挂着好多冰溜子” 。
夜儿个:昨天。
“夜儿个我去逛街了” 。
前儿个:前天。
“前儿个发生了一件大事” 。
明儿个:明天。
“明儿个咱们一起出去玩” 。
后儿个:后天。
“后儿个我要参加考试” 。
晌午:中午。
“晌午吃啥呀” 。
擦黑儿: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擦黑儿的时候,鸟儿都归巢了” 。
茅楼:厕所。
“我去茅楼一趟” 。
电驴子:电动车。
“骑电驴子上班挺方便” 。
洋车子:自行车。
“小时候最爱骑洋车子到处跑” 。
物件儿:泛指东西、物品。
“把这些物件儿收拾好” 。
特色形容词、动词类 抠搜:形容人小气、吝啬。
“这人太抠搜了,啥都舍不得” 。
磨叽:指说话啰嗦、办事拖拖拉拉。
“你别老磨叽,赶紧的” 。
突鲁反仗:形容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毛毛躁躁。
“你干活能不能别突鲁反仗的” 。
五迷三道:形容人神志不清、糊里糊涂的样子。
“他喝多了,五迷三道的” 。
稀里马哈:也是形容人马虎、粗心大意。
“你总是稀里马哈的,这怎么行” 。
吭哧瘪肚:一是形容说话不利索,吞吞吐吐;二是形容做事费劲。
“他吭哧瘪肚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搬这东西累得我吭哧瘪肚的” 。
掰扯:争论、分辨是非对错。
“咱俩别掰扯了,听我的就行” 。
呲哒:批评、斥责。
“他总因为小事呲哒人” 。
嘟噜:连续不断地说,常带有抱怨语气。
“她在那嘟噜个没完” 。
薅(hāo):拔、揪。
“薅草”;“薅住他的胳膊” 。
跩(zhuǎi):走、行走,有时带有一种悠闲、得意的姿态。
“他跩跩地走过来” 。
搁(gē):放、放置。
“把东西搁桌子上” 。
搂(lōu):一是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在一起;二是抱。
“搂柴火”;“搂孩子” 。
撇(piě):一是把液体表面的杂质去掉;二
- 上一篇:全国统考和高考的区别
- 下一篇:《肖飞买药》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