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机设置步骤
打卡机的设置步骤会因品牌、型号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基本设置步骤如下:
前期准备
确认打卡机的电源、网络连接正常(部分打卡机需连接网络实现数据同步等功能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说明书(若有)。
时间设置
这是打卡机很重要的基础设置。不同打卡机进入设置界面的方式不同,常见的是按“菜单”键,进入主菜单后找到“时间设置”选项。按照提示,依次设置年、月、日、时、分、秒等信息,确保时间准确无误,因为打卡时间以此为准。
用户信息录入
- 添加用户:在菜单中找到“用户管理”或类似选项,选择“添加用户”。
- 录入方式:
- 指纹录入:选择指纹录入选项后,提示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通常需多次按压同一手指(一般3 - 5次),以便系统获取清晰完整的指纹图像,完成录入。
- 面部识别:若打卡机支持面部识别,进入相应设置,让用户面对摄像头,保持合适距离和姿势,系统会捕捉面部图像进行录入。
- 刷卡录入:对于使用卡片打卡的设备,将用户卡片贴近打卡机的读卡区域,机器自动读取卡片信息完成录入。
- 用户命名:录入生物信息或卡片信息后,为每个用户命名,方便区分和管理,一般输入员工姓名或编号等标识信息。
班次设置
- 进入设置:在菜单中找到“班次管理”或“排班设置”选项。
- 创建班次:点击“新建班次”,设置班次名称,如“早班”“中班”“晚班”等。
- 设定时间:明确每个班次的上下班时间。例如早班可设置上班时间为8:00,下班时间为16:00;中班上班时间16:00,下班时间24:00等。有些打卡机还能设置午休时间等详细信息,按照实际需求设置即可。
打卡规则设置
- 迟到早退定义:在“打卡规则”或类似功能模块中,设置迟到和早退的时间范围。比如设置上班时间过后15分钟内打卡算迟到,下班时间提前15分钟内打卡算早退。
- 弹性时间设置(可选):部分打卡机支持弹性工作制度设置,可根据公司规定设置允许员工在一定时间段内自由选择上下班时间,但需满足总的工作时长要求。
数据传输设置(如有需要)
如果打卡机需要将数据传输到电脑或云端进行管理分析:
- 网络连接设置:对于网络型打卡机,进入“网络设置”选项,选择连接方式(如WiFi、以太网等),输入正确的网络信息(WiFi密码、IP地址等)完成连接。
- 数据传输设置:在菜单中找到“数据传输”选项,选择传输方式(如定时传输、手动传输等),并设置传输的目标地址(如电脑IP、服务器地址等 )。
保存设置
完成上述各项设置后,找到“保存”或“确定”选项,保存所有设置内容。有些打卡机在设置完成退出菜单时会自动保存。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打卡机操作界面和设置选项名称可能不同,在设置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查阅产品说明书或联系厂家客服获取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