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卫星的比喻意义
“放卫星”原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各地在农业生产上报高产、虚报产量的行为。
当时一些地方为了显示政绩,违背客观规律,声称粮食产量达到了非常夸张、不符合实际的天文数字,就像发射卫星一样“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情况。
后来,“放卫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比喻意义的词汇,用来形容: 不切实际地夸大成绩或目标:在工作、生活、商业等各种场景中,如果有人提出远远超出实际能力、不基于现实基础的过高目标、成果数据等,都可以用“放卫星”来形容。
例如,某公司制定销售计划时,设定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超高销售额目标,同事们可能会私下说这是在“放卫星” 。
做出惊人之举或创造非凡成就:在一些语境下,也可以表示某人或某个团队做出了令人惊叹、超乎常规预期的伟大成绩,带有一定夸赞意味,但这种用法相对较少。
比如,一位原本成绩平平的运动员在大赛中突然打破世界纪录,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有人可能会说他这次“放了颗卫星” 。
- 上一篇:三个羊读什么字
- 下一篇:belong与belongs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