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在古代的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亲”字有多种含义:
父母
例如“亲,父母也。”(《礼记·奔丧》郑玄注) “故亲生之膝下。”(《孝经·圣治》)这里的“亲”指的就是生育自己的父母 。“双亲”一词也是沿用此意,表示父亲和母亲。
泛指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如“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此处“亲戚”中的“亲”包含了和自己有各种亲属关系的人,像祖父母、叔伯、兄弟姐妹等 。
亲密、亲近
作形容词使用。“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其中“亲贤臣”就是说要亲近贤能的臣子,体现出关系上的紧密和信任 。
亲自
用作副词。“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描述未来规划,虽未直接用“亲”字,但刘备之后践行此战略多亲自领军等可侧面呼应这一用法逻辑)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里“愿陛下亲之信之”中“亲”表示皇帝要亲自去接近、对待这些臣子 ;“亲政”一词,即指帝王亲自处理政务 。
亲吻
虽然这种用法在古代相对较少见,但也存在。比如“戏翁以唇亲其面”(《北史·库狄干传》) ,描绘了用嘴唇接触对方脸部的动作,和现代“亲吻”的意思较为贴近 。
- 上一篇:立冬祝福语顺口溜大全
- 下一篇:李白最恐怖的10首藏头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