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10篇
数学日记(一):购物中的数学
[日期] [星期] [天气]
今天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我想买一瓶饮料,价格是3元5角,妈妈想买一袋大米,价格是58元。结账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计算:3元5角可以写成3.5元,那么总共花费就是3.5 + 58 = 61.5元。
妈妈给了收银员100元,我又开始算应该找回多少钱,100 - 61.5 = 38.5元。收银员阿姨果然找回了38元5角。
通过这次购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真的很有用,能帮我们快速算出花了多少钱,该找回多少钱,以后我要更认真地学习数学!
数学日记(二):测量身高
[日期] [星期] [天气]
今天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测量身高。
我先用尺子量了量自己的身高,发现我长高了不少,现在身高是135厘米。我又帮同学们测量,小明身高132厘米,小红身高138厘米。
回到教室后,我突发奇想,想比较一下我们几个人身高的差距。小红比小明高多少呢?用减法计算,138 - 132 = 6厘米,原来小红比小明高6厘米。那我和小红相差多少呢?138 - 135 = 3厘米,小红比我高3厘米。
测量身高让我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比较长度,真有趣!
数学日记(三):分水果中的数学
[日期] [星期] [天气]
家里来了一些客人,妈妈买了很多水果回来,让我帮忙分给大家。
妈妈一共买了2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人。我想起除法运算,20 ÷ 5 = 4,每人可以分到4个苹果。
接着分橘子,妈妈买了36个橘子,还是分给这5个人。36 ÷ 5 = 7……1,也就是每人可以分到7个橘子,还剩下1个橘子。
通过分水果,我对除法运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数学能帮助我们公平地分配东西,太实用啦!
数学日记(四):计算路程
[日期] [星期] [天气]
周末爸爸开车带我去奶奶家。
爸爸告诉我,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我们从家到奶奶家一共开了3个小时。我突然想到,可以用速度×时间 = 路程这个公式来计算我们家到奶奶家有多远。
于是我在心里计算:60 × 3 = 180千米。原来我们家到奶奶家有180千米远呀。
回来的时候,路上车比较多,开了4个小时才到家。那回来时的速度是多少呢?根据路程÷时间 = 速度,180 ÷ 4 = 45千米/小时。
这次出行让我明白了数学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真有意思!
数学日记(五):装修房间的数学
[日期] [星期] [天气]
我们家最近要装修我的房间。
我想在房间铺上正方形的地砖,地砖边长是5分米。我先测量了房间的长是5米,宽是4米。因为单位不一样,我先把5米换算成50分米,4米换算成40分米。
房间的面积是长×宽,也就是50 × 40 = 2000平方分米。一块地砖的面积是边长×边长,5 × 5 = 25平方分米。
那铺满房间需要多少块地砖呢?用房间面积除以一块地砖的面积,2000 ÷ 25 = 80块。
装修房间也用到了这么多数学知识,我要好好学习数学,以后帮爸爸妈妈解决更多问题。
数学日记(六):统计零花钱
[日期] [星期] [天气]
我决定统计一下自己这一周的零花钱使用情况。
周一我花了5元买文具,周二花了3元买零食,周三没花钱,周四花了4元坐公交车,周五花了6元买小玩具。
我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计算这一周总共花了多少钱。5 + 3 + 0 + 4 + 6 = 18元。
我还想知道平均每天花多少钱,一周有7天,18 ÷ 7 ≈ 2.6元(保留一位小数)。
通过统计零花钱,我学会了整理数据和计算平均数,这样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啦。
数学日记(七):计算图形面积
[日期] [星期] [天气]
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老师告诉我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
课后,我找了一些图形来练习。我画了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根据公式它的面积就是6 × 4 ÷ 2 = 12平方厘米。
又画了一个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5 × 3 = 15平方厘米。
通过练习,我对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得更熟练了,数学知识真是奇妙无穷!
数学日记(八):排队中的数学
[日期] [星期]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