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截至2025年4月,不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存在差异,且并没有全国统一的针对2025年高考改革的全新通用方案。不过,目前已有多个省份分批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整体呈现出一些较为普遍的趋势和要点:
考试科目“3 + 1 + 2”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所有考生必考,不分文理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
“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满分为100分。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录取机制变化
两依据、一参考:改变以往单纯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依据的模式,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高校在招生时会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更加全面地衡量考生素质。
赋分制度
对于“3 + 1 + 2”模式中的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采用等级赋分制计算考生的高考成绩。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2% 。然后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赋分制度保证了不同选科组合的考生在录取中分数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志愿填报与录取方式变革
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组作为志愿,大大增加了考生选择的灵活性和精准性。例如,某高校有物理类专业组、历史类专业组,每个专业组下又细分不同专业方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科和兴趣选择相应专业组报考。
专业平行志愿:部分地区采用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即“专业(类) 学校”的志愿组合方式。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成绩,直接填报到具体的专业和学校,投档时直接投档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专业,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在志愿填报中的核心地位,满足考生对专业选择的个性化需求。
- 上一篇:悄无声息怎么造句?
- 下一篇: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电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