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的典故与故事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陆文通先生墓表》,原文为“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下面为你讲述与之相关的典故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陆质,字伯冲,谥号文通先生。陆质自幼聪慧好学,对经学研究颇深,尤其擅长《春秋》。他一生专注于讲学和著书立说,在当时的学术界颇具影响力,许多学子都慕名前来向他求学。
陆质一生著作繁多,内容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这些书籍堆积起来,数量极为庞大。存放时,能够堆满整个屋子,占据了大量空间;如果要用牛马等牲畜来搬运这些书籍,牛马都会累得出汗 。
后来,柳宗元为陆质撰写墓表,在文中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来形容陆质著作数量之多。后人由此引申出“汗牛充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子,运输时能让牛马累得出汗。
现在,“汗牛充栋”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例如“这家图书馆藏书丰富,汗牛充栋,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形象地表达出藏书数量的庞大。
- 上一篇:矮油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下一篇:阖家安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