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2000字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深刻地映照出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风貌与人性的复杂。当合上这本书,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引发了我诸多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高老头,原本是一个面粉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对两个女儿怀有近乎疯狂的爱,为了让她们过上贵族般的生活,不惜倾其所有,把自己的财产几乎都分给了女儿们作为陪嫁。然而,当他变得一无所有时,却遭到了女儿们的嫌弃和抛弃,最终在孤独与贫困中悲惨地死去。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无私且深沉的,但这种爱却是畸形的。他将自己的全部情感和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过度地满足她们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对她们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他的观念里,金钱似乎是表达爱的唯一方式,以为只要给女儿们足够的财富,就能换来她们的爱与尊重。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得女儿们养成了自私、贪婪、虚荣的性格。她们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把父亲仅仅当作提款机,一旦父亲失去了利用价值,便毫不犹豫地将他抛弃。高老头的悲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爱是需要理性和智慧的,无原则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让他们在物欲的泥沼中迷失自我。
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拉斯蒂涅,是一个来自外省的青年大学生,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巴黎。初到巴黎时,他还保留着乡村的质朴和善良,但这座繁华都市的纸醉金迷和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很快就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尤其是目睹了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后,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看到了社会的残酷现实,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金钱和权力才能让人获得尊重和地位。于是,他逐渐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走上了追逐名利的道路。拉斯蒂涅的转变令人痛心,他原本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却被无情地同化。这也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坚守自己的初心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书中还刻画了许多其他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伏脱冷,他是一个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逃犯,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毫不掩饰地宣扬自己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他教导拉斯蒂涅要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地位,认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伏脱冷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还有鲍赛昂夫人,她出身贵族,曾经风光无限,但在爱情和社会地位的双重打击下,不得不离开巴黎。她的遭遇反映了贵族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冲击下的衰落,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如今也难以抵挡金钱的力量。
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9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而功利。在这个社会里,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被金钱所衡量和扭曲。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道德和伦理在金钱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巴尔扎克用他犀利的笔触,深刻地批判了这种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丑恶。
同时,《高老头》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自私、丑恶的一面。在高老头身上,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而在他女儿们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人性的贪婪与冷漠。拉斯蒂涅的转变,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的脆弱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考验和诱惑,人性的光辉与弱点也会在这些时刻展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人性的丑恶而对世界失去信心,而是应该努力去发掘和弘扬人性中的美好,用爱和善良去温暖这个世界。
读完《高老头》,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的社会。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一些人眼中,金钱似乎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