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卞的拼音: biàn 注音:ㄅ一ㄢˋ
部首:卜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4画 康熙字典:卞(4画)
简体部首:卜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丶(卞) 下”
繁体部首: 卜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敏锐,优雅,阳刚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YHU 仓颉:YY 郑码:SID 中文电码:0593 区位码: 1769 四角号码: 00230
统一码:535e 笔顺编号: 4124 笔顺读写:捺横竖捺 卞的笔顺 丶一丨丶
卞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卞)biàn ㄅ一ㄢˋ
卞biàn(ㄅ一ㄢˋ)
⒈ 急躁:卞急。
⒉ 姓。
方言集汇
粤语:bin6
客家话:[梅县腔] pien5 [台湾四县腔] pien5 [客英字典] pien3 [宝安腔] pen3 [客语拼音字汇] pian3 [海陆丰腔] pien6
潮州话:波嫣6(便)
详细解释
卞 biàn
〈名〉
(1) 法,法度 [law]
卞,法也。——《玉篇》
率循大卞。——《书·顾命》
(2) 古地名 [Bian town]。春秋时鲁邑,汉置卞县,后魏废。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
(3) 姓
词性变化
卞 biàn
〈形〉
急躁 [impetuous]
庄公卞急而好洁。——《左传·定公三年》
汉语大字典
[①][biàn][《廣韻》皮變切,去線,並。]
(1)法度。
(2)性急,急躁。参见“卞急”。
(3)徒手搏斗。参见“卞射”。
(4)通“弁”。
(5)通“辯”。
(6)通“辨”。
(7)古地名。
(8)姓。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皮變切【正韻】毗面切,?音弁。【廣韻】縣名。【括地志】兗州泗水縣,本漢卞縣地。
又【集韻】躁疾也。【左傳·定三年】邾莊公卞急而好潔。
又【玉篇】法也。【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註】大法也。
又姓。【廣韻】出濟隂。本周曹叔振鐸之支子,封于卞,遂以建族。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同般。【爾雅·釋詁】樂也。或作弁。
说文解字
驅也。从革?聲。?:古文?。
驅也。从革聲。
,古文
。卑連切
(鞭)毆也。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今正。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尚書:鞭作官㓝。周禮條狼氏:掌執鞭而趨辟。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左傳: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又公怒,鞭師曹三百。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以之毆人亦曰鞭。經典之鞭皆施於人,不謂施於馬。曲禮:乗路馬,載鞭策。左傳:左執鞭弭。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葢馬曰策,所以擊馬曰
,以
擊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擊馬之
用竹,毆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從竹、從革不同。自唐以下毆變爲
,與驅同音。謂鞭爲捶馬之物,因改此毆爲驅,不知絕非字義。毆,捶擊物也。驅,馬馳也。从革
聲。卑連切。十四部。
()古文鞭。從亼攴。
英语翻译
to be impatient, in a hurry; excitable
带"卞"字的组词
余卞 、卞严 、卞和 、卞射 、卞庄 、卞庄子 、卞庄子刺虎 、卞急 、卞随 、大卞 、薛卞 、躁卞 、隋卞
- 相关文章
- · 卞卡个人资料_图片_影视作品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