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箍的拼音: gū 注音:ㄍㄨ 异体字:笟篐
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箍(14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形声:上形下声 可拆字为“竹 匝”
繁体部首: 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阳刚,财富,文静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RAH 仓颉:HQSB 郑码:MDHL 中文电码:4611 区位码: 2531 四角号码: 88512
统一码:7b8d 笔顺编号: 31431412112525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横竖横横竖折竖折 箍的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一丨フ丨フ
箍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箍)gū ㄍㄨ
箍gū(ㄍㄨ)
⒈ 用竹篾或金属条束紧,用带子之类勒住:箍桶。头上箍条手巾。
⒉ 紧紧套在东西外面的圈:铁箍儿。
方言集汇
粤语:fu1 ku1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1 ku1 [客英字典] ku1 k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ku1 [梅县腔] keu1 ku1 [东莞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eu1 ku1 [宝安腔] ku1
详细解释
箍 gū
〈动〉
(1) 用篾或金属条等围束器物 [hoop]。如:箍木盆;箍头管脚(管束极严);箍扰(包围;围拢);箍圈(圈套);箍筋(建筑物中用来箍扎保固的钢筋)
(2) 绕缠 [wind round]
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老杨同志》
词性变化
箍 gū
〈名〉
围束器物的圈 [hoop]。如:铁箍;桶箍
常用词组
箍节儿、箍桶、箍子
箍 gū
〈名〉
围束器物的圈 [hoop]。如:铁箍;桶箍
汉语大字典
[①][gū][《廣韻》古胡切,平模,見。]亦作“笟1”。
(1)围束;约束。
(2)引申指聚拢。
(3)用以围束的圈状物。
(4)量词。犹札,股。
康熙字典
【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以篾束物也。【語錄】宋大慈寺箍桶者精《易》,程顥兄弟就質所疑,酬應如響。問其姓,不答。【廣東新語】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村曰小箍圍,言四環皆江水也。
英语翻译
hoop; bind, surround
带"箍"字的组词
头箍 、戒箍 、新箍马桶三日香 、箍儿 、箍嘴 、箍围 、箍子 、箍拢 、箍敛 、箍桶 、箍眼 、箍筋 、箍紧 、箍纹 、箍节儿 、紧箍咒 、脑箍 、车箍辘会 、轮箍 、金箍 、金箍咒 、金箍子 、金箍棒 、针箍 、铁界箍 、铁箍
带"箍"字的成语
紧箍咒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