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䙟的拼音: duò,wéi 异体字:
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䙟(18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衤 圍”
繁体部首: 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ULH 仓颉:LWDQ 郑码:WTJM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36200
统一码:465f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フフ丨一丨フ一一フ丨一
基本字义
(䙟)duò,wéi
1 重衣貌。
2 垂。
康熙字典
【唐韻】雨非切【集韻】于非切,?音圍。【說文】重衣貌。
又羽鬼切,音偉。義同。 【集韻】或作?。【類篇】亦作?。
说文解字
重衣皃。从衣圍聲。《爾雅》曰:“䙟䙟䙡䙡。”
重衣皃。从衣圍聲。《爾雅》曰:“䙟䙟䙡䙡。”羽非切〖注〗臣鉉等曰:《說文》無䙡字。《爾雅》亦無此語,疑後人所加。
臣鉉等曰:《說文》無䙡字。《爾雅》亦無此語,疑後人所加。
(䙟)重衣皃。从衣。圍聲。羽非切。十五部。《爾雅》曰:“䙟䙟䙡䙡。”今爾雅無此文。釋訓:洄洄惛也。釋文云:洄,本或作。引字林,重衣皃。按玉篇作佪佪,惛也。而潛夫論云:佪佪潰潰。葢用爾雅文,字林卽䙟字。據潛夫論則爾雅故有潰潰字。許所見潰作䙡,䙡字見周禮夏采職故書。杜子春易爲綏。許不從故書,故無䙡篆。-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