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㗕的拼音: gòu 异体字:雊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㗕(13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口 冓”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FJF 仓颉:RTTB 郑码:JELB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65047
统一码:35d5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丨フ丨一一
基本字义
(㗕)gòu
音够。同【雊】。音鸡叫。
康熙字典
【玉篇】古?切【集韻】居?切,?音遘。【玉篇】?㗕也。
又【集韻】與雊同,雉鳴。或作呴鴝。
又【廣韻】古侯切【集韻】居侯切,?音鉤。【廣韻】唱㗕。
又【集韻】㗕聒,聲亂。一曰大聲。
说文解字
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
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古候切
(雊)雄雉鳴也。言雄雉鳴者、別於?之爲雌雉鳴也。小雅。雉之朝雊。尙求其雌。邶風。有鷕雉鳴。下云。雉鳴求其牡。按鄭注月令云。雊、雉鳴也。是雊不必系雄。?則毛公系諸雌。亦望文立訓耳。若潘安仁賦。雉鷕鷕而朝雊。此則所謂渾言不別也。顏延年、顏之推皆云潘誤用。未孰於訓詁之理。雷始動。雉乃鳴而句其頸。乃字依尙書正義補。句各本誤雊。依小弁正義正。夏小正。正月雷震雉雊。雊也者、鳴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